書展落幕,埋單計數,最值得討論的,或許不是銷情,而是銷情背後的購買行為。
近年,流行一個講法。一個書展賺的錢,已是出版社半年的生意額。意思,當然不是書展有多了不起,而是香港的書市,疲弱得多麼可憐。可別忘記,書展的收入,很主要的一部分是來自十元一本、廿元三本的大平賣大傾銷。
大部分人在書展買書。而書,可以怎麼買?擁擠的散貨場內,上百萬人次,肩膊踫鼻子的走,順着人潮不回頭。封面、書名,驚鴻一瞥。買?不買?千分之一秒內作個決定。不奢望打書釘,更無可能細讀任何內容。
不難想像,既然不假思索也不許思索,我們會鬥快搶鬥快買的,只能是最熟悉的東西,就像搶購用慣用熟又剛好減價的洗髮水一樣。而我狐疑,很功能很慣性的讀書,是不是早已偏離了讀書的原意?我們都不再透過書本去認識去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只期望於便宜而習慣的題材中繼續打轉。
人多空間少,一本書的戰場,壓縮成書名和封面的戰場,於是也有了爭奪眼球的「文字通脹」。以前的「補充」,後來叫「精讀」,今天升呢成「攻略」。三個月學好外語,一個月賺一桶金,一周瘦廿磅。而無論那一個講法,大前提是,必須比簡單更簡單,比直接更直接。秒殺書展,不要轉彎抹角,不要比喻,更不要借喻與意象。因為,混亂的散貨場內,買書人只能用最直線的思考去入貨。
真人真事。友人在書展目睹某顧客拿起一本減價書,問曰:「這本書是教人煲湯的麼?」
店員一呆,答曰:「不!烹飪書在另一邊!」顧客把書放下,走開了。那本書,名字叫《心靈雞湯》。
1 則留言:
大马的阅读风气更加可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