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那些年的狂舞派



「做人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

幾年前,好多人把這句話掛在口邊。近來,無人再講了。但舉目四看,一地都是鹹魚。

《狂舞派》好評如潮,可喜亦可悲。喜者,因為乾涸已久的眾生,被打了一劑猜神嗎啡,猛然記起,原來我也有過這種幼得來很認真的熱情,趁它未掉到海底,快快手把它撈返上來。

悲者,就像我們曾經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迷般,你知道,那純如蒸餾水的愛情,早已塵封於上世紀。你會追憶,只證明你是老餅。年輕一代大惑不解看你:有那麼刻骨銘心的puppy love嗎,咪玩啦。

最愛談夢想的,是甚麼年紀?頭近的可以沒甚麼期望,幾歲人仔未開始有慾望,人到中年責任纏身不敢有寄望……人人都有原因放棄夢想,只有十來廿歲的,最有權利和空間去做夢。然而,愈來愈多年輕人,面對夢想這個似近還遠的命題,答案一律是:唔知,是旦,諗唔到,點解要有。

七十後在《狂舞派》中看出good old days。八十後看出很多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九十後看罷,問你一句:有那麼值得瘋狂的夢想嗎,咪玩啦。

戲中,阿良對阿花說,你跳舞的時候,在笑。不只嘴巴在笑,臉容在笑,手手腳腳身體每個部分都在笑。Rooftoppers問阿花,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幾盡?阿花說,我一直都想跳舞。刷牙洗臉食飯生病睡覺返學還是切豆腐……我都在想跳舞。跟兩男鬧翻、跌斷腳,第一件事,阿花不是箍煲,不是養傷,而是坐輪椅去觀摩高手跳舞。

當你熱愛某種東西,它時時刻刻在心裡、身體裡、呼吸裡、血液裡。我們應該慶幸,曾經,你你我我都是阿花。抑或哀悼,阿花在我城,早已out了,只淪為銀幕上的焦點,現實裡的例外?

1 則留言:

Unknown 說...

作為一位八十後,看了《狂舞派》,立時想起以前大學時代和其他莊友一起為上莊的活動如何通宵達旦的奮鬥,以及現在如何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雖然可能在別人眼中是很不知所謂或無聊,但最少自己回望過去,總覺得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