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星期一

紀錄電影(上)



在香港大學的電影放映及座談會上,著名日本導演想田和弘的作品《完全選舉手冊》。

雖說是電影,其實想田是用紀錄片的方式去拍。2005年日本川崎市議會補選,山內和彥代表執政自民黨參選。想田手握一機,一夫當關,貼身追拍。六十小時的毛片,剪成兩小時,可以想像,秒秒都是精華。

但跟紀錄片不一樣的是,想田並非用新聞的角度去報導,而是用電影分鏡的語言去講故事。真實的畫面,配以主角的主觀視點,看得人煞是肉緊。

想田說,以山內作題材,因為他倆曾是東京大學的同班同學。同班,卻又從未一齊上過課,事關山內奉旨缺課,所以交往都是在酒杯中進行的。山內為人率性、不按理出牌。老婆是網上認識的,渡蜜月的地方是北韓!總之橫看豎看,這種「波希米亞人」性格,怎可能成為最保守、最歷史悠久的自民黨的候選人?

時勢做英雄。當年自民黨要擺脫老化、脫節的形象,四出物色新人,愈無里頭愈好。但是無里頭的人被推舉了,仍得跟着一板一眼的遊戲規則玩。沒有從政經驗,沒有政治魅力,沒有支持者,山內嗌咪無人理,派傳單無人接,敲門洗樓無人睬。跟人握手、說話、眼神,統統要像幼稚園生般從頭學起。

市議會不過負責一個小鎭,但黨內千軍萬馬來撑場,由義工到市長到首相小泉純一郎都來拉票。他日勝出了,你欠了黨一屁股人情債,此生此世都不能再背叛它。

魔鬼在細節,天使也在細節。所有經歷過選舉的人,肯定有共鳴。想田說,紀錄電影的導演,像牆上的蒼蠅,默默觀察,點點滴滴地呈現。那麼,我倒好奇,那一雙看透所有層次的複眼,是如何煉就出來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