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主場新聞,仍然未慣。
它,不是結業,而是消失。一間公司執笠,三五七年後,網站可能仍健在。至少你肯定,它存在過。
而主場,隨着蔡東豪的告別書,所有存檔同時人間蒸發。你想找回某年某月哪篇讀過的、記得的、想再細閱的,已沒可能。
許久之後,我們甚至可能想不起,它曾經存在過。強權要摧毀媒體的未來,消滅媒體的過去,你知道它恐懼到甚麼地步?比蔡東豪的「我恐懼」要多上萬倍。
沒有主場的日子,是怎樣的?起床讀完報,慣性在主場再看一遍,看它如何把報章的內容抽絲剝繭。現在,沒有了。認識一些人,不看報章、電視,只看主場新聞。還有更多,在臉書看,也在臉書轉發。刻下,只覺頓失依靠,變了無主孤魂。
每日平均三十萬無主孤魂,除了繼續六神無主,還可做甚麼?吳靄儀小姐說,「香港民主不需要女神,不需要魅力領袖」,而是需要「每個普通人都有能力有志氣發揮作用」,就正如蔡東豪那麼努力地走到這一步。
原來,要抗爭,無需要求我們都像蔡東豪般優秀,而是反過來想,他也不過像你我他一樣普通。沒有了蔡東豪,就由我們來做蔡東豪。無主孤魂如你我,是主場新聞存活的見證。見證的方法,是承傳。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不必在我,功成自然有我。每個普通人,在關鍵時刻願意燃燒自己,香港早已不一樣。
走筆至此,想起有朋友說,才不過數月前,有幸參觀主場新聞的辦公室。當時蔡東豪雙眼發亮分享網媒的抱負。難道當時,他還未懂得恐懼嗎?不見得。或許他不過是在努力做個普通人,同時抱持普通人那份單純而勇敢的樂觀而已。
謝謝主場兩年來的滋養,收拾心情,我們總會找到方法去接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