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財閥治港



讀林本利博士新書財閥治港?!,觸目驚心。

港孩,要贏在起跑線。要成為財閥,最重要也是贏在起跑線。成功方程式,不是耳熟能詳的白手興家,而是拍得一個好碼頭──公用事業。例如,四叔有媒氣;誠哥有港燈;新地有九巴。

公用事業這隻生金蛋的雞,少則有保證利潤。玩大一點,利用穩定回報可以輕易舉債槓桿,作多方面投資。懶惰的,利用穩定現金流,反過來向其他公司放債,食息都唔駛憂。

而在香港擁有公用事業的財團,離不開這戲碼。舉債後趁低吸納大量地皮,或以廉價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廠房變豪宅,一夜暴發。之後,逐步發展連鎖店、超市、電訊、傳媒等等,小市民衣食住行都逃不過它的五指山。

小市民的血汗錢,被財團的天羅地網榨乾榨淨。就連交的稅,最後亦是由政府左手交右手,回到財團的袋裡。例如,財閥往往把公用事業中賺錢的部分分拆上市套現,利潤據為己有,回頭報稱公用事業盈利不理想,要求政府注資。納稅人就變相為它們的貪婪找了數。

到這些財技被識破,政府往往都說,是錯判形勢而已。究竟是錯判,還是官商勾結?口同鼻拗。肯定的是,公用事業的保證利潤,是萬惡之源。開放競爭是唯一出路。或至少大幅加強規管或提升透明度。

問題是,政府何來動機,去對付這些「群帶資本主義」?小圈子選舉,話事的都是財閥的爪牙。立法會的功能組別,又穩如泰山。我們常常以為,民主太遠,有民生,有錢搵就夠。事實卻是,無民主,咱們辛辛苦苦搵搵埋埋,最後來個財富洗牌,一滴都無得盛。這些論調,由民主鬥士講,我們當是政治抽水。出自經濟專家的實淨分析,不能不信了吧。

2 則留言:

cm 說...

正因為香港嘅財團要靠官商勾結先揾到食,佢地冇一間可以喺外國複製出同樣嘅成績。全世界亦冇其他國家嘅富豪榜係由地產商獨佔 。

AI 說...

既然有人回應,也湊湊熱鬧。

隨著 80-90 年代倡導的高薪養廉,公務員團體已經成為利益集團,是一個小地產集團。

利益既得者不會改變自己的地位,如是者再過 20-30 年,情況不知會變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