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Banding」還是「類型」



做教育的同行踫頭,間中發下夢,如果在現存扭曲的生態中,讓你妙想天開,做點小改動,你最想要甚麼?

近日聽到的好點子,首推:「學生,不要分Banding,要分類型。」

Banding,撇開「標籤」等副作用,主要目的其實是「因材施教」。老師按程度教,學生按能力吸收,似乎合情合理。至少,我們一直認為如此。

但想深一層,banding,是按成績分類。而成績,是學習的結果。「因材施教」要針對的,卻其實是過程。搞不好,正因為學習過程有阻濟,才考不到好成績。

我們都遇過的。某些學生,忽然開竅。究其原因,往往都不是因為被安排跟程度相約的人在一起。而是,神推鬼撞,遇上了合適的教學方法。

有些人,是思考型的。聽解說,懂了,就能舉一反三。另有些人,是實習型的,道理聽不懂,但熟能生巧,就悟出道理。有些人,凡事要按部就班跟指示,才有安全感。另有些人,一跟規矩就暈低,卻能在冒險中領悟知識。有些人,看數據看分析就能解讀世界。另有些人,必須親身經歷,用感受體會世界。

學習這回事,很奇怪。某方法於你是良藥,於我是山埃。還好良藥抑或山埃,其實不難分辨。認識一個人,不出幾個月,多少捉到路,而且改變的幅度不大。一個人的學習模式,多少都是三歲定八十的。

要把全港學生按「類型」分類,不容易。但在一所學校內,按照老師的觀察劃分,又不算難。曾經遇過不少學校,把三、四班的學生,再細分成十個小組,方便教學。但分類的尺,仍然是成績。其實,同一banding同一學校的學生,程度已很接近了,有必要嗎?何不另覓方向,配合不同的教學法試試?或許,反而有驚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