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星期四

愛的奴隸



公民實踐培育基金舉行「誰與新聞自由為敵」論壇。

講者之一、同文陳惜姿說,寫了十多年專欄,不是為錢,而是要當「愛的奴隸」(labour of love)。新聞從業員是傳媒機構的寶貴資產,專欄作家也塑造了傳媒的氣質。但是,工資和稿費之低(惜姿重申了四次),導致人才流失,直接影響行業發展,以及為新聞自由把關的經驗與力度。然而,在多事之秋,一旦放棄地盤,就不知落在何許人手上。自己就像那個孤獨的保安員,不離不棄守住燈塔。

我反而想,做傳媒,最悲哀的,非報酬低,而是低報酬背後的社會生態。有人說,自從互聯網出現,人人都覺得資訊合該是免費的。我不同意。講真,香港人未至於天真得認為優質資訊不需花錢買。但是,大部分人無意欲擁有優質資訊,也是事實。

人人都知老火湯有益,但如果只有十五分鐘吃飯,杯麵就是最好的朋友。誰說我們沒要求?我們願意多付兩元,買一個更好吃的杯麵!杯麵比老火湯劣質,但好吃的杯麵,比難吃的優質。我們花錢,買劣質中的優質。但我們從來沒想過,擠出更多時間來吃飯。

同理,當資訊接收,只淪為每天乘車上、下班的解悶陪襯,搶眼而片面的「新聞」,簡直是上等杯麵!幾十字一條稿,功力深淺,分別不大。你是老闆,你會高薪請人回來「copy and paste」嗎?捍衛新聞自由,是為了發掘深度真相。但若優質資訊長期有價無市,就算沒有如狼似虎的政治及經濟壓力,談新聞自由亦屬枉然。

世上本無免費午餐。目前我們仍有一些優質新聞,這些無價寶由記者的使命感找了數。觀乎論壇當日三百多個爆滿的座位,原來香港還有不少愛的奴隸。能撐多久?不知道。如果我們仍為,總有人會買老火湯,為甚麼不是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