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星期三

受苦的意義



讀罷劉進圖老師新作《迎鋒而立》。好些文章,在明報斷斷續續讀過,但一氣呵成,體會又自不一樣。

以前,感動我的,是「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新聞,是另類「高危」行業。禿筆一枝,沒有自我保護裝置,有的只是對真理的堅持。面對強權,我們時而硬淨,時而腳軟。企硬要承受恐懼,妥協則良心有愧。在掙扎與自責的邊緣,前人身先士卒用一身鮮血去實踐,結論出擲地有聲的兩句,儼如一支強心針。對,沒有一種自由,勝過為不公義仗義執言的自由。

但今天,教我捧書思量的,還多一重,就是「受苦的意義」。探病的朋友對劉老師說,你這次遇害,可能比過去的新聞工作貢獻更大。聽來諷刺,但想深一層,一個人,對社會做甚麼,最能感動另一個人?

有錢人捐錢,付出的是他的餘裕;有智慧的人出謀獻策,付出的是他付得起的;還未計算當中賺回的自我感覺良好。但一個人受苦,是一種極不容易卻真真切切的犧牲。正因如此,當中有極大的道德感召力量,軟化世人的心。

劉老師信上帝,書中多次提及救恩,我聯想到的是,耶穌行過很多神蹟,但打動最多信徒的,不是神蹟,而是被釘十字架。為甚麼?因為無罪的他,為所有罪人受苦。

受苦,是一種珍貴的情操。而這情操最奇妙之處,是不需要資格。不論貧富貴賤,只要有受苦的準備與委身,就能改變世界。對於長期被無力感牽着走的我們,仿如一道靈性曙光。而反觀歷史,有時,觸發變天的,不正是無故犧牲寂寂無名的小人物?

題外話,去年跟幾個朋友自發做了件傻事(見友報拙欄http://www.am730.com.hk/column-196416)。這天在劉老師新書的插圖中,竟然看見一張堆滿郵簡的照片,有點感動。祝福都送到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