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5日星期六

日本最長的一天(上)



日本人如何看二次大戰,一直令我很好奇。

記得十多年前留學日本,每次路過大大小小的日式庭園,周圍都插着白色小木柱,為世界和平而祈願。

但跟日本人談下去,卻發現大戰在日本人眼中,濃縮得只剩下一幕──原爆的禍害多麼多麼深遠,日本人因此受了多少多少苦。

長崎原爆博物館內對「歷史」的描述,看得人眉頭直竪。由日常對話到歷史教科書到戰後遺蹟,日本人對大戰的演繹,都只有一種自我中心、自憐自憫的角度。

但近年,跟日本人再談戰爭,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反戰的電影、書藉多了。但更重要的是,在日本人心裡,由好戰到反戰之間,似乎加插了一個重要的中轉站──當年,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日本人對戰爭,少了判斷,多了問號。或許正是《日本最長的一天》,適逢戰敗70周年,能夠再次被拍攝並上映的原因。

戲中幾個重要角色,對停戰都有着深遠影響。進或退,戰或和,權鬥或妥協,角力或信任、爭辯或服從,沙盤推演,千鈞一髮,《終戰詔書》終於順利播出,二戰告一段落。那怕只有24小時,過程中千絲萬縷,糾纏不清。唯一方法,就是借助大營幕詳盡地、忠實地,把發生過的呈現出來,把真相還給後世的人。

故事性與歷史感,某程度上是一種取捨與平衡。如果由阿南惟幾這個角色作主線去講故事,兩個多小時的戲,可能更有張力和戲味。但平衡地描述所有情節,又更具大器的歷史感。

刻意拿走了判斷的色彩,是非黑白,由看官去思考,對創作人以至一整個民族來說,自有一種自省的謙卑。至於忠實地按事實所結論出的歷史責任與功過誰屬,已是後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