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星期四

我只想 身體健康


又一年。新年願望,無咩望,只求身體健康。

事關過去四個月,完全失聲兩次,第一次,斷斷續續維持了一個月。第二次,刻下還未痊癒。高峰期五天看了兩次西醫、一次中醫。當了自由人九年多,第一次一連四天取消所有工作。

喉嚨嚴重發炎的感覺是怎樣的?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獵人為了捕捉狐狸,會在冰天雪地裡,倒插一把劍,劍上塗上鮮血。狐狸嗅到腥味,會走過來舔血。但由於天氣太冷,感覺麻木,牠並不知道,劍鋒早已刺穿牠的舌頭,後來在舔的,都是自己的血,直至失血過多而死。

每次失聲,吞嚥口水時的血腥味,總令我想起狐狸。我就是那隻狐狸,而心愛的工作就是那把劍。令我體力到頂而不自知的,不是冰雪,而是自以為的那團火。

以前,不明白上一輩為甚麼對規律那麼執着,早一小時吃飯,晚一小時睡都不行。現在,開始有點懂,因為體力有配額。

頻密生病得出的結論是,連續教學每次最多兩小時(尤其人數多互動性高又不可以用咪的),全日最多四小時,連同其他工作例如開會或寫作合共不可多於八小時,入黑後最好開始慢下來準備休息。要堅持這模式的話,想無規律都難。

記憶中最嚮往的生活,就是在英國留學的歲月。晨早起床煮一頓豐富早餐,打兩小時羽毛球,吃過午餐,讀四小時書,然後又是時候為晚飯張羅。飯後,做三小時功課,擱筆後聽聽音樂、上上網或處理一些輕巧雜務便就寢。不曾生病,心情特好。生活,本該如此。


以前,當別人說新年願望是身體健康、世界和平,只覺行貨。但今天,似乎兩者都不可以「take for granted」。來年,努力爭取健康生活,祝大家也精神爽利!

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查理布朗的可愛

今個聖誕,實在太令人興奮。因為除了小王子,還有史諾比。

每個史諾比超級粉絲都會告訴你,牠跟其他所有流行的卡通人物,都是不一樣的。就連長青的卡通貓,都只是「得個樣」。但花生漫畫內的每個角色,都是「有內容」的。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是萊納斯。他有個霸道的姊姊露茜,所以沒甚麼機會說話,但一說就中。但其實,他年紀很小,小得還要常常抱着毛毯才有安全感。敏感小孩,嘴巴總吐出智慧。

花生漫畫的睿智,總是來得簡單、溫暖、窩心。電影內的主角,當然是查理布朗。但他自覺只是人群中的茄喱啡,沒信心向紅髮女孩表白。

拾到她的鉛筆,不敢歸還。去到她家,不敢按門鈴。就連女孩主動要跟他做筆友,他還是自我否定:「她該不會是可憐我,才選我?」。心水清的萊納斯只道:「其實,最合理的想法,是她看見了你的優點,想跟你做朋友。」

那個關於「something」和「nothing」的演釋,是自信缺缺的他的邏輯。如果大家都是「something」,或「nothing」,我可以表白。如果我是「something」她是「nothing」,也可以。但現在,她是「something」而我是「nothing」,怎開口?

他的優點,在於他從不把自己當「something」。不把自己當「something」的人,總是更願意放下自己。他苦練了天才表演,最後卻甘願放棄機會,只為成妹妹之美。他不介意沒有光環,所以誠實地歸還因為誤會而得來的榮譽,並勇敢地向全校坦白。他害怕拖累同學,所以努力做讀書報告。


查理布朗不搶眼、不聰明,在班房坐在沒有人理會的後排。但他的性格,就是有種叫人感動,叫人心軟的吸引力。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愛的人,最可愛。

2015年12月25日星期五

帶父母出門之不吵架指南


聖誕,很多人出門。當友儕不停交流帶孩子外遊的心得,沒有孩子的我,發現網上有人分享帶父母出門的心得,共鳴得卡卡大笑。

唔係講笑,在這一環上,我自認很有經驗,失敗的經驗。同儕中,我算是經常陪老人家出門的。每年至少一次,有時兩、三次。東南亞遊當然有,遠赴歐洲都面不改容。失敗乃成功之母,近年最珍貴的體會是,帶家人外遊,不可少,但外遊時不跟家人吵架,更重要。

如何修練不吵架心法?就是鎖定重點,調節心態。「陪家人去旅行」,重點,不是旅行,也不是家人,而是──「陪」。就像陪孩子去玩,重點,不是玩甚麼,而是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經營跟孩子的關係。

天大地大,自問到哪裡都有很多好奇想看的東西。但,停一停,看一看,老人家遲疑,算了。記住,重點,不是景色,而是人。

每個人都有癖好。例如,老媽總愛在大合照時按每個人衣服的顏色排序。我真心覺得多餘,每次都想抗議。但,想清楚,羸左場交,輸了頭家,值得嗎?

每個人去旅行都有個格。有人怕煩,愛被照顧。有人喜歡做大佬照顧人。生仔要知仔心肝,為人子女要摸清父母脾性。最考工夫哪種,是不懂安排又要自己安排,或者明明想跟隊但又不甘示弱,做子女的就裝模作樣配合一下吧,有咩所謂?

你問,旅遊若此,還有甚麼樂趣?記住,重點是,父母的樂趣。但,只要父母高高興興,旅程總不至於太掃興。

若最終還是失守發了脾氣,怎辦?這個嘛,我同意同文的網上文章所言:「別愧疚!帶爸媽出門想咆嘯完全是正常的!他們愛我但也揍過我啊!」

見報之時,不孝女獨自外遊中,僅在此公器私用向阿媽講句聖誕快樂!

2015年12月22日星期二

小王子與小女孩(下)



在《小王子》的電影裡,那條改編的小女孩故事線,女孩是沒有名字的。為甚麼?我猜是因為,無名的主角,總是令人更易代入,更相信,那就是我。

《小王子》的宣傳鋪天蓋地,除了廣告、商場裝置展覽,還有很多特色精品,例如個人化的小王子故事書。書商把主角的小女孩,以顧客命名,印製這本世上獨一無二的書。

個人化這條橋,絕非萬能。有些商品賣距離,另一些賣共鳴。前者愈陌生愈好,後者愈入屋愈佳。而小王子,正是後者。

我們愛《小王子》,因為我們曾經有過純如小孩的初心,能夠用心去看最重要的事。後來,我們不知不覺變成了自己都不懂的大人。然後,翻開個人化的《小王子》故事,看見自己變了書中人物,起初,「個心都離一離」。但不出兩頁紙,就代入了「小女孩明樂」的經歷,重尋初遇小王子的感動。

說回電影,改編後的感動位,莫過於如何擁抱「消逝」。飛機師失去了小王子,小女孩失去了機師,長大了的小王子回到B612,看見枯死了的玫瑰……生離死別,把人分隔。但是,最重要的事情要用心才看得見。因為我們曾經互相馴服,所有的經歷,不曾死去,永永遠遠,都活在心裡。

戲裡,小王子長大了,變成了另一個「打份工」的大人,略嫌畫公仔畫出腸。但那一幕,小女孩牽着他的手,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就像當日小小的他,牽着飛機師的手,令飛機師想起,自己也曾是孩子,如此這般的呼應循環,也實在淒美而浪漫。


飛機師遇上了小王子,寫下了他的故事。小女孩遇上了飛機師,愛上了這個故事。誰誰誰遇上了小女孩,又會因此認識、愛上小王子。這個故事,在現實世界循環不息,這個經典,也就如此這般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