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星期日

給劇場一個機會(上)



近年,一直在參與舞台製作,有個觀察,讓我困擾良久。

為甚麼不論劇團的規模、演出的劇種、創作班底的組合、演員的配搭,幾乎所有製作(零星的成功例子除外)都在哭票房之喪?

五成票房(即還有半個吉場),已經還得神落。兩、三成,也絕不罕見。大部分製作,要不是蝕錢,就是出盡洪荒之力去推銷也只能勉強收支平衡。發生咩事?

「為甚麼不入劇場睇戲?因為戲都很爛嘛!」這是所有人(包括行內人)給我的答案。

是。也不是。說得出這一句的,至少入過劇場,搞不好還是常客,戲看得多,都變成半個評論家了。

但我更有趣研究的,是那些從不入場的人。他們連有甚麼戲目上演都不知道,遑論去買票,甚至評論演出質素吧。那麼,是甚麼原因,令他們對劇場卻步?

香港每年有多少演出?保守估算,假設政府及非政府場地有三十個,平均每周上演一個劇目(通常演五場左右),一年下來就有八千場演出。如每場有四百個座位,即合共要賣出三百多萬張門票,才能把所有劇院填滿!

觀眾呢?又有多少?江湖傳聞,習慣性出入劇場的觀劇人口,約一萬左右。假設每人每年看十齣製作,每個演出也只有三十個觀眾!實際情況,當然沒這麼淒涼。但劇場常客,都有這個經驗——劇場內,一眼見晒的觀眾,至少有三、四十個都是相熟朋友或行內人。塘水滾塘魚,怎會有運行?!

所以,與其把票房問題,歸咎於個別製作的水準;或把某些罕有的成功例子,歸功於個別有價有市的藝團;更值得思考的,是為甚麼整個劇場工業,在這個城市裡,好像隱了形?有甚麼方法,可以令整個行業齊齊現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