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黃牛


排四個鐘,撲個空,無緣捧子華場,但打死不買黃牛。

道理上,炒黃牛就等於地產商囤積居奇。生人霸死地,擠牙膏式放售,手段卑鄙,肯買就是共犯。

實際上,黃牛也不過是市場,有求才有價。人人都不買,黃牛就被逼回落至原價水平。原價出讓,多多貨我都接。

一生人不會有很多次,有衝動吼實開賣去撲飛。為子華,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梅艷芳的告別演唱會——告別人世演唱會。

還記得那天,在開售前半小時到達,排第十。前面九個人都是孤身前來,默默買一張票,頗有種列隊送別的傷感。真心,有些演出,有無人陪看,好等閒。沒有親身致敬躬鞠,後悔一世。

離開時回看,雖有人龍,但不至於打蛇餅。為甚麼當時買票較易?難道梅姐的號召力及不上子華?當然不是。只是當年我們仍活於一個正常的世界。今天嘛,套用子華神佳句,「唔黐線、唔正常」。

當然,更黐線的是,如此這般大日子,售票處只開一個櫃檯,話之你人龍在大街打蛇餅,隔離左右的保安都在投訴。

多開一些櫃位,或者派籌疏導人龍,都是輕而易舉的做法。但對着打份工的人,一樣是「唔黐線、唔正常」。

當日很多傳媒直撃開售情況,我好奇幹嗎無人報道各區買票輪候時間,就像報道公立醫院的各區輪候新症時間一樣。當全人類搏老命都買不到票,其實香港集體生病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