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沒有童年的資優生


13歲資優生DSE考獲20分佳績,自比考試機器。有人惋惜,資優孩子都沒有童年。

是。也不是。專家說,智商高的人,思想不一定早熟,孩子過早去作大人的事(如:入大學),適應甚難。

然而,身心都早熟的孩子,亦大有人在。他們確曾有童年,只是很快走過了。往前看,年輕人需要朋輩,但做朋友,最緊要夾。早熟者跟同齡者「玩唔埋」,進了大學,同學間思想層次較接近,更易建立共同話題。

所以,資優生真正的苦況,不是無童年,而是被剝削。

提早入大學,無壞。前提是,那是否孩子本人的意願?學校旅行,不准去,因要考大學。遊戲機,不准打,因要考大學。只有操卷,沒有生活,這不是栽培,而是虐待。

弔詭的是,資優生,往往比其他孩子更易被「施虐」。因為,大人普遍認為,讀得唔好唗。曾有學生幽幽慨嘆:「你說,如果我成績不好,該多好!那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路。」我聽得好心酸。

更甚者,大人的願望,會內化成孩子的價值。君不見13歲的他,一邊哀悼童年,一邊自我催眠,只要能(提早)入大學,犧牲都值得。

而這一套價值,正是現今社會人云亦云的主流價值。但若世上果真有天才,他合該是特別的、有遠見的、有志氣的。我們豈能期望他跟隨誰誰誰的成功方程式,只許期待他隨心發揮自己,用不一樣的視野,去改變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