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紀錄片《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令我們反思,如何不被網絡世界,介定自己的「現實世界」。
令我想起,我在課堂上叫小男生做研究,他們找來大量「內容農場」內錯漏百出的資訊。「找資料,要找有公信力的來源,例如明報就比內容農場好!」我說。
「明報是甚麼?」小男生天真地問。我打開明報網站,小男生看了看,問了一條無敵問題:「其實兩者看起來都好pro!怎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我於是如數家珍明報歷史多麼悠久,又向他們展示實物,小男生第一次見實體明報,問了另一條無敵問題:「你知道是因為你知道,我們不知道又怎麼知道自己不知道?」
好有邏輯。I don’t know what I don’t know。小男生想講的,是把關的問題。人在matrix中,是無法把關的。只有編織matrix的人,才能把關。
傳統新聞行業,自由多元之中尚且抱有某條操守底線,從業員大多受過相關訓練,會悍衛訊息的真確性,儘量平衡報道,爛船有三根釘,「衰極有個譜」。
社交媒體嚴格來說不是「媒體」,沒有媒體的規範、包袱、責任,儼如無掩雞籠。不服務人民,只服務廣告商。愈誇張失實,愈駭人聽聞,愈吸引眼球,也愈吸金。
執筆這天,這邊廂真.記者的定義被大幅收窄,人數勢必銳減;那邊廂網絡道德欠奉的商人及資訊,繼續於社交媒體橫行。
小男生的第三條無敵問題是:搞不清事實,何來研究?哪來觀點?
是日又屆十.一,這個問題,值得所有香港人好好想清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