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AI統治地球(中)
上回提要,小男生們討論未來AI會否統治地球。而Netflix紀錄片《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提供了一個血淋淋的答案。
《願》所揭露的,或許都是我們隱約認知,卻從沒認真思考的問題。與其說AI統治地球,不如說它令人類無法統治自己,甚至互相殘殺,直至人類攬炒滅亡。
AI給每個人度身訂造分派資訊,由促銷活動到朋友近況到政治資訊到冷知識⋯⋯就算用同一關鍵字搜尋,每個人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觀點。
每個人接收專屬自己的「事實」,以為那就是真相,當發現別人並不一樣,就會想:「你班蠢人,點會咁都唔知?」
實情是,別人真的不知道。正如自己也不知道別人所知道的。而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並不知道別人所知道的,只是認定自己是對的,而別人就「錯得很交關」。
當我們每個人都聽不到、不想聽、聽了也不信跟自己不一樣的聲音,人類已無法對整體世界有相對相近的理解,因而建立不了信任,卻極容易挑起仇恨和戰爭。無逸無之的社會撕裂,國際糾紛,從此走上不歸路⋯⋯
放眼世界,例子俯拾皆是。香港的藍黃分野,美國共和與民主史無前例的兩極化,世界各地的種族衝突,俄羅斯的選舉鬧劇⋯⋯
更恐怖的是,在AI的時代,甚至不需要駭客。因為那不是hack,而是manipulation,只要有龐大資金,就能操控誰人會看到甚麼,達政某種權力分佈的結果。
然而,人在matrix內,如何自知身處matrix,並掙脫或駕馭matrix?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AI統治地球(上)
早陣子,跟幾個小男生上課,我問大家最想探討甚麼。小男生異口同聲:「AI會否統治地球?」
他們的想像,好比電影或動漫情節一樣:AI創造了一隻怪獸,隆隆隆隆大踏步,踩扁了地球⋯⋯
近日看罷Netflix的《願者上網》(Social Dilemma),驚覺怪獸早已降臨,只是沒那麼趣緻,而且無形無相,更可殺人於無形。
Google、Facebook、Youtube、Pinterest、Instagram、Twitter的前創辦人,紛紛站出來披露:社交媒體的恐怖之處,在於它要賺錢,先要令你中手機毒。
大數據精確推斷,對準誰、餵食哪種 「多巴胺」(Dopamine),毒癮最深。「網中人」面對多巴胺的引誘,不是所謂自律就能逃脫,也超越了意志力的範圍。試想像人類如果長期被餵食毒品,意志再堅定也會上癮吧!
是以,我們其實不是社交媒體的用家,而是員工,甚至產品!我們的網絡足跡,成就了精準的演算法。我們的存在,令社交媒體可以持續向廣告客戶吸金。
你可能問,家家有求,被餵食,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有毒癮,並且真心相信,分分鐘上post,秒秒鐘賺like,add盡天下人,才是正常。回饋不夠密,不夠快,不夠多,就是不正常。
毒癮令我們長期在跟全世界人作網絡競賽,長期自覺落後,變得抑鬱、焦慮。毒癮令我們足不出戶,機不離手,感覺空虛、寂寞⋯⋯
自從社交平台融入智能手機,近十年美國的少女自殘或自殺率急升62%至189%。而人血饅頭,當然又不止摧毀少女。破壞力,還真的足以顛覆地球⋯⋯
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
旅遊與鄉愁
全球疫情沒完沒了,「幾時有得去旅行?」這句話,已經由一個尾隨的問號,變成了感嘆號「幾時有得去旅行!」,好快就會變成比永遠更遠的省略號:幾時有得去旅行⋯⋯(附以一聲長嘆⋯⋯)
但說來奇怪,大半年下來,生活大重整,斷捨離的不光是物品,還有很多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忽然間,好像摵甩了「唔飛下會身痕」,「最好有咁遠走咁遠」的心態。
不論是之前悠閒在家量地看書煮飯的時光,抑或現在復工了Zoom到眼盲的日子,好像也比長途機再加不停執行李的節奏更令人嚮往。原來,當世界變了,方發現有另一個很慢很宅不愛大世界更愛小天地的自己。
心思思想行開下,還是有的。但腦海浮現的,不是海角天涯的長征,而是那條幾乎連日本人也不多去的大阪市旭區千林二丁目的小巷,朋友的婆婆留下的一幢老屋,三樓左邊單位剛好夠一個人住,晨早起來推開小陽台的落地玻璃,看見陽光灑在對面的屋簷上,那一刻,我覺得,我的心回家了。
原來,世界停擺這麼久,我心底竟無旅遊的慾望,只有說不出的「鄉愁」。或許政治不正確,但所謂返鄉下,不就是在熟悉的老地方,甚麼都不做,看着那不動的風景讓時間過,洗幾片碗碟,晾幾件衣服,心裡已覺無比安定滿足?
如何止鄉愁?泡杯抹茶,或吃件和菓子,望梅不止渴。唯有翻出年前買下的職人手作溫泉小木盆,洗澡時暖水澆上心頭,也薰熱了浴室。矇矓間,我的思緒,飄回千里之外的那個屋簷上。
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編劇#MeToo
畢明、李敏、陳慧⋯⋯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近日紛紛在專欄及社交媒體發表「編劇#MeToo」之慨嘆。
食嘢俾錢,天公地道。但編劇往往被吃霸王餐。開了工,無錢收,無落credit,部戲上完落埋畫都未知邊個寫。管你大名鼎鼎票房過億,抑為無人識的新人,無一倖免。如果編劇都有個Me Too Movement,那條受害者名單肯定長過一個劇本。
為甚麼無錢收都肯開工?行家自嘲「斯得哥爾摩症候群」,別名是「為大家」。心諗,無劇本,台前幕後都開不了工。為兄弟,無乜計,開行turbo寫寫寫。
吃了很多虧之後……你方知道,真正主宰大家有無工開的,不是劇本,而是資金。沒有投資者,編劇固然白做,隨後的崗位也不會有糧出。見錢開工,本為正道。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受害者當然又不止編劇。鄙人也永遠記得某年某月某人偷了我們團隊的創作,走遍大江南北賺盡名利,作曲填詞編劇統統無落credit,最後當然也一蚊都分不到⋯⋯
「斯得哥爾摩症候群」的另一別名是「俾機會」。曾有寫小說的行家告訴我,她早期大熱的創作,從沒收過錢,都被中間人夾帶私逃了。我問她幹嘛不追究,她幽幽嘆了口氣:「唉⋯⋯我能入行,都是他『俾機會』,就當還他一個人情吧。」
我自問也有這「俾機會情意結」,後來得一行家提點:人人收一樣價錢,對方誰也不找偏找你,是「俾機會」。別人都收錢,對方找你只因你肯不收錢,這叫「佔便宜」。當頭棒喝,醒晒。與天下賣文者共勉。
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
保育成長心態(下)
上回提要,幾十歲人,有乜辦法搣甩固定心態,保育成長心態?不外乎就是,攘外與安內。
攘外者,不要對外界的批判,照單全收。批判者或許很關心你,卻未必懂得用合適的方法令你成長。但你有智慧,可以篩選甚至翻譯那些具侵略性的說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冕,自卑卻不必。要是批判來自老闆或公司,就更不必難過。對方這樣說,無非想迫你做出成績,迫你交貨。透過打擊你的自信,令你長期自覺不足,發力急起直追。
貨,不能不交。但懷疑自己,大可不必。潮流興講「XXX不代表我」,不關心你的人,也不足以介定你是誰,對不對?說句thanks,but no thanks,就夠。
要做得到上述的,意志力不能少。這就關乎安內的問題。
安內者,持續給自己灌溉信心,泵入成長的動力。是成長,不是成功。成功與否,很主觀。成長與否,就很客觀。今日的我勝過昨日的我,哪怕仍未達致某種定義下的成功,但肯定已有成長。然後,找個在乎你的人,告訴他你的進步,他自然會戥你開心,為你打氣,送上支持,令你愈戰愈勇。
如果這也行不通,反個來,找個你在乎的人,主動請他吃頓飯,對方問你,幹嗎無端白事吃飯,你說,因為老子/老娘我今天成長了。他一笑,隨即恭喜你,你這下,無妨照單全收。他有飯吃,你有繼續進步的動力,一家便宜兩家着。
沒有成長,哪來成功?摵甩固定心態,保育成長心態,回報一定會有,而且遠遠比你想要的來得更豐盛也更快。
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保育成長心態(中)
上回提要,大人可幫助孩子培育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但如果大人本身都沒有成長心態,只有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怎辦?
平心而論,誰不想進步?誰不想人生更美好?成長,本是人之初的慾望,為甚麼成為大人後就沒有了?
更有趣的是,環顧沒有成長心態的人,其實曾也成長過。但在得到初步成功後,就變成了固定心態,當中發生了甚麼事?
不少來life coaching的clients,回溯心路歷程,每每坦言,放棄成長,是因為嘗試的過程中,自我價值不斷被打擊。
明明已在努力;在付出;在trial and error;在屢敗屢戰,得到的回饋卻是:「勤力有鬼用咩?新界隻牛夠勤力啦!」,「阿邊個邊個,唔駛做就發左達」,「Don't give me the problem, give me the solution」......
尋求成長是為了建立自我價值,但還未建立好,已不斷被打擊,那豈不是未見官先打三百大板?
社會不在乎你有無成長,只在乎你有無成績。社會不加許努力,只加許成績。成績是指「最好」,然而全世界只有一個最好,所以九成時間我都是條無價值的廢柴——是很多人的真實心聲。
既然無法保證不被打擊,不如索性不試,至少不用背負失敗的污名。姑且停在偶然成功的位置,攬實早已收割的虛名,不再冒險,不就很好?固定心態就是如此形成的。
社會的確很殘酷。但更殘酷的是,沒有成長心態,往往就真的不再成長,最終被世界淘汰。幾十歲人,有咩辦法,搣甩固定心態,尋回成長的慾望與鬥志?
更有趣的是,環顧沒有成長心態的人,其實曾也成長過。但在得到初步成功後,就變成了固定心態,當中發生了甚麼事?
不少來life coaching的clients,回溯心路歷程,每每坦言,放棄成長,是因為嘗試的過程中,自我價值不斷被打擊。
明明已在努力;在付出;在trial and error;在屢敗屢戰,得到的回饋卻是:「勤力有鬼用咩?新界隻牛夠勤力啦!」,「阿邊個邊個,唔駛做就發左達」,「Don't give me the problem, give me the solution」......
尋求成長是為了建立自我價值,但還未建立好,已不斷被打擊,那豈不是未見官先打三百大板?
社會不在乎你有無成長,只在乎你有無成績。社會不加許努力,只加許成績。成績是指「最好」,然而全世界只有一個最好,所以九成時間我都是條無價值的廢柴——是很多人的真實心聲。
既然無法保證不被打擊,不如索性不試,至少不用背負失敗的污名。姑且停在偶然成功的位置,攬實早已收割的虛名,不再冒險,不就很好?固定心態就是如此形成的。
社會的確很殘酷。但更殘酷的是,沒有成長心態,往往就真的不再成長,最終被世界淘汰。幾十歲人,有咩辦法,搣甩固定心態,尋回成長的慾望與鬥志?
2020年9月3日星期四
保育成長心態(上)
近期流行講「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成長心態」,相對於「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前者相信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努力可改變現狀。後者相信命運天注定,宿命難為。擁有成長心態的人,當然比固定心態的人更正面樂觀,更有學習動機,最後也多數更成功。問題是,哪些人才具備成長心態?
劉遠章、張瑋珮、謝家淇合著的新書《成長心態》,引述2013年美國一項學童學習心態研究,發現幾乎100%幼稚園小孩有成長心態,到了小一下降至90%,小二下降至82%,小三只有約50%,到中學已所剩無幾。
當頭棒喝不?成長心態實乃與生俱來,卻被無情的大人和社會,摧毀得體無完膚!
「你永遠都做錯!」,「為甚麼你總是不合格?」,「早跟你說一定失敗」⋯⋯「永遠」、「總是」、「一定」,這些大人常用、充滿固定性的用詞,往往就是打壓孩子的成長心態、催生固定心態的元兇。
書中詳述了很多培養成長心態的方法,讀者如我卻不禁想,與其說培養,不如說是保育。既然成長心態人皆有之,就算不刻意助長,只要好好保育,不作打壓,自當茁壯成長。
不摧毀好奇心;不阻止任何嘗試;不以成敗論英雄;不否定孩子的努力⋯⋯大人如果統統做得到,已經功德無量。
這裡的前設卻是,大人本身都要有成長心態,才有足夠的愛和胸襟,去陪伴孩子成長。如果大人本身,也被困於固定心態之中,怎麼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