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星期日

淡雅之氣


「你,唔夠『氣』。」中醫為我把脈,一邊說。

元氣的氣。早前無故昏倒,所有檢查結果正常,但又總是恢復不了正常生活。中醫的比喻夠有趣:「你就像一部功能卓越的手機,但只有20%電量,一用完就要再充電。」 

20%電量,怎理解?就是同一時間只可開啟一個 App:走路時不想事情,想事情時不吃飯,吃飯時不看手機⋯⋯

修習正念多年,我自以為大致都做到了,卻原來還有:消化時不作消化以外的事情。飯後徹底放空,最少半小時後才再開工。

事情與事情間,要有間距。例如從前,今天衝完工作,明天就痛痛快快的玩。如今,今天工作,明天只能休息,後天去玩,大後天再休息,大大後天才重啓工作。

過程中當然也不是用衝的,要氣定神閒慢慢來。中醫說,不能太飽或太餓,太冷或太熱,太忙或太閒,太晚睡或太早起⋯⋯簡稱平衡。但我不太喜歡這講法,我會說,這是——活得淡雅。

甚麼都是bite size,剛剛夠就停——是為淡也。舉手投足都超級慢動作——豈會不優雅?

「為甚麼我的耐力差了這麼多?」我問。醫師答得妙:「會不會只是從前耐力太好?養生,本該如此。」

人生上半場的自我認知,自覺(至少工作上)從來是個爽快乾脆、說一不二、廢話少講、凡事追求快靚正的「男仔頭」。

如今,180度反轉,學習做個慢三拍的優雅女人,聽起來,氣質也蠻吸引吧。人生下半場,重新摸索,小女子失禮,多多指教。


2023年7月26日星期三

讀書自救


求生,是本能。而閱讀,是很多人的自救方式。君不見坊間很多Self Help書都暢銷得很。

但同一時間,Clients紛紛說:「我已經好勤力猛睇書,但完全無用喎,咪一樣唔開心......」

那些阿媽係女人的道理,誰不懂?「做到先得架!做唔到丫嘛。」 Clients說。

更甚者,閱讀後更不快樂。因為會自責,唉,我真無鬼用!睇了書也好不起來。自責,是自己攞嚟的二次傷害。

為甚麼讀書無用?事關天大的道理,你早就懂了,卻實踐不出來。那是因為,你——受傷了。

就如一位世界級運動員,技術無容置疑,也深諳致勝之道。但,受傷了。要做的,先不是學習,而是,停賽。

又或縱然沒受傷,只是虛耗得跌晒watt,這刻需要的,不是特訓,而是,休假。

同理,你那本來大無畏的心,虛脫了,當下需要的,不是書本,而是休養,慢慢療傷,慢慢痊癒。

如何療傷?前設是,接受。接受自己受了傷,而這很正常,因為人人都會受傷。

有時,搞不好,看書不但不是療癒,反而是denial。奢望讀本雞精拿些貼士就藥到病除,然後當作甚麼都無發生過。結果?當然繼續下陷於情緒漩渦。

這樣說,好像很極端。但書,不是受傷後讀的。真的要讀,未受傷前就好好讀吧,有助心理建設,減低受傷機會。

受傷了,讀甚麼,都是何不食肉糜的風涼話。倒不如先接受現況,好好處理,待變回一條好漢,再手執一卷,學習如何具體為人生操盤也未遲。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

負面與共情


「成日聽聽埋埋咁多負面嘢,會否很辛苦頂唔順?」友儕知我做Life Coach天天見客,如是問。

真心。不會。「怎可能不會?」「嗯,就是不會啊。」「怎可能?」

我也解釋不了。硬要說的話,或許是,從一個Coach的角度,壓根兒就不覺得那些「負面」事有多負面。

Client自覺負面,因為他們看到的,是眼前的困局。Coach看到的,是十步之後豁然開朗的狀況。 既然會好起來,何負面之有?

只有見過一個人改變,才會相信人有得變,而且變到你唔信。做Coach的最大祝福,是年年月月都看着無數人皺着眉頭來,笑逐顏開走。

當然,Coach只是同行,Client肯行,我們才能「同」行,否則,只是同坐、同企,或者同躺平。而Client肯來,就是「行」的第一步。由零到一,是大突破,可喜可賀。怎會負面?

面且,作為Coach,能跟別人同情共感,建立連結,不但不辛苦,更是很有效的差電。

「但共情時不就會被負面情緒拉下去嗎?」

嗯。打個比喻。就像見醫生。醫者有顆慈悲的父母心,但又不是至親,距離令旁觀者清,免疫於關心則亂的狀況,反而可以客觀斷症、施藥甚至做手術,令對方重生。

不會辛苦,也不會頂唔順。累,倒是有的,那種累,名叫肚餓。做一節Coaching,體力虛耗比手舞足蹈教半天課還多。

某次,我剛巧有點累,Client又無甚反應,進展停滯之際,她忽然說:「Sorry,其實我未食早餐,諗唔到嘢。」

我立即倒出備用零食,一起吃得咯咯脆,回魂間完成session。共吃中共情,一樂也。

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

窒住


如火如荼為月尾兩場「Coffee with Strangers」招募參加者。

Chill住飲免費咖啡,跟新朋友分享快樂⋯⋯過來人說,最爽的,是好少可,竟可暢通無阻,「講完自己想講嗰個point」!

香港人,好熱心幫人。方法,是給建議。既要建議,便要「查找不足」。即是,不聽故事,只聽「不足」。若對方是大難臨頭來求助,可以理解。但「好為人師」的病,甚至入侵了純粹開心share的時光。

例如明明想分享外遊的快樂,對方未聽完就打斷「你下次不如行這條那條路線仲好玩喎⋯⋯」

例如展示剛添購的新衣,對方超肉緊「哎呀幹嗎不等幾時幾時減價才買,我還有折扣卡不如借你?」

例如邀請朋友參觀新居,對方一入屋未坐下就說「嘩你隻窗滲水要不要介紹個師傅給你?」

說這些話的,都是好人。出發點,是關心。只是,這個關心姿態,有很多副作用。

你從頭到尾沒有跟我情緒同步,即是我不值得你去聽去連結去接納?

你建議這建議那,即是你覺得現況很負面?(我明明就覺得超正面才跟你分享的。)

我婉拒建議,你還繼續推,甚至批評我不聽你講,所以⋯⋯你覺得我很有問題了是嗎?你.Judge.我?!

有朋友形容夠絕核:Judge,廣東話譯,「窒住」。「窒住晒」,無鬼癮,點講落去?

嗯。「唔窒住」,是要學的。修練技巧,也要修心。

我們一班Chatters俾個心出來,等你來「傾場好偈」,同情共感你的快樂事。報名詳見「心.導.賞Follow Your Heart to Appreciate Life」臉書專頁。

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

英倫雜碎


遊走英國一個月,有些點滴,不成故事,卻頗有趣。

外國沒有「土地問題」。某天行經某大學城,當中有個明顯被悉心打理且繁花盛開的大花園,正欲參觀,卻被制止。

原來,那是「staff garden」,只供員工休息時間享用!對比香港甲級寫字樓內那個供人講是非的「pantry」,頓悟何謂地靈人傑!

無人逛的街上,有家咖啡店,心想,誰會來幫襯?入內發現,半間店鋪都空了出來,免費讓人放單車。所有長途單車客,路過歇腳,順道買咖啡,雙贏!

買書如是。香港那些可邊喝咖啡邊讀書的店,早已絕跡。但外國不少書店,買書送咖啡,大把位置讓你坐足一日。

有些餐廳,免費wifi不需輸入密碼,反而要輸入已購買的飲品名稱,既方便,也防止了混吉客。英式幽默!

出發前我問朋友們,有甚麼要我帶來?想不到,所有人都要求各式成藥。到我要走,有嘢要我帶回去嗎?我又問。然後他她他她都吩咐我回港幫忙寄信——英國寄信不是有排收唔到就是寄失——喎。

在香港的專業人士,移民後變身大長散。經驗之談:無長工租不了屋,但炒散的若是大品牌,對方會俾幾分薄面。而且工資雖低但下欄可觀,例如超市折扣等員工福利,山大斬埋有柴。

家中後園是孩子的天堂。朋友的女兒天天爬上滑梯頂,隔空跟對面屋的小孩聊天,頗有「王書麒、路嘉敏」的情懷。在一旁打掃的爸爸自嘲,家陣人離鄉賤,不能執業,唯有「執葉」,亦無不可。

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撥蹼的鴨仔 (下)


年輕人和提早退休的,算是移民英國較順利的一群;那麼,未上岸而又人到中年的,又如何?

咬緊牙關,握緊拳頭,無話唔得——大家眾口一詞——反面就是:不咬緊牙關不握緊拳頭,就死得。

以前懂的,一筆鈎銷,幹不回本行,連去百貨公司見工都要見好多次。

買屋難、租屋更難,到處都是無理剋扣按金的業主。

想買車?最好先有另一架車 。因為買車的地方,不駕車根本去不到。

人在異鄉,識人好過識字,但識字還是很重要。英國人的求其與是旦,要用「發爛渣」和「搞大佢」來應對,「和理非」的香港人,真心,點慣?

由租金糾紛,到資歷認證,或特殊需要學童就學權,甚至一件貨不對板的傢俬,投訴永遠無門。後來學精了,動輒寫萬言書告上申訴專員公署,瞬間搞定,得咗!

移民移到懷疑人生。懷疑來自對英國的迷思:香港作為前英國殖民地,我們的制度都是她的,回到源頭,怎會這麼爛?

天曉得昔日的香港是「有香港特色的英式殖民地」。制度,是英國的。但高效、精準、靈活、行動力、無廢話⋯⋯都是香港人的。

香港人承襲了英式制度框架,注入了自己實事求事快靚正的血肉,如今人在異鄉,前者過猶不及,後者盪然無存⋯⋯

一位移民前畢生未踏足英國的朋友說: 「我們都是四散英國不同湖上的鴨仔,表面看來很悠閒,水底下,卻要費盡飲奶力去撥蹼,才勉強浮得起。既無回頭路,就一直撥下去吧。」

2023年7月6日星期四

撥蹼的鴨仔 (上)


「那你眼見其他來了英國的香港人,都活得開心嗎?」今趟走訪在英的所有朋友都如此問。

這問題,很難答。正所謂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有些人少少苦楚都呼天搶地,有些人大難臨頭都笑笑口。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苦,我豈能替當事人講感受。但客觀觀察,倒有一點。不談苦或樂,只講順利與否。

最順利的,莫過於早已達致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Young Old。

夠錢駛,無牽掛,身體還行,又不用打工——當然如此條件去哪裡都會很順利——但英國自有其魅力,光是透過廚房的窗,看着陽光燦爛的後花園洗碗,已覺歲月靜好。

勞碌大半生,只想不問世事,不看電視不讀報,隱居活好每個平凡的當下,想像老來頂着滿頭白髮和精緻帽子,穿戴得體到付近園藝中心,喝杯Earl Grey,像個典型的、優雅的English granny,夫復何求?

Young Old朋友的夫子自道:你見到英國周圍都是水鴨嗎?那些小鴨子天天都在同一個湖上,撥着蹼遊來遊去,天崩地陷都不關牠的事,一臉自在看着同樣的風景,有何不好?

年輕人也是順利的一群。細路仔沒有了功課壓力(通常連功課都沒有),放監一樣。中學生雖然要努力考大學,但學制自由多元少批判,心理平衡多了。

廿來歲的,心口掛個勇字,玩盡佢。年輕就是本錢,對收入和工種都無要求,開眼界就好。6年後是另一條好漢,到時再想想去哪裡幹甚麼也不遲。

中年的我輩,又如何?續談。

2023年7月2日星期日

六年悠長旅行

今趟悠長假期,不枉此行,探望數十組朋友,既有我看着長大的十來廿歲舊學生,也有看着我長大的75歲Auntie。

Auntie一生人從未想過移民,直至疫情期間,無打針,哪兒都去不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飛去英國,千山我獨行,型到爆。

Auntie自詡「出前一丁」,一丁友,無伴無兒女無覊絆,去哪兒不好?賣了香港物業,在英國租個企理小單位,窗外看得見日出和晚霞,落樓走幾分鐘就是市中心,連學車都省掉。

Auntie說,一把年紀,不但不想再學新事物,餘生不論身在何處也不再置業。租樓租到離世那天,積蓄清袋,乾手淨腳,不留一點雲彩,最好。

然而Auntie看起來絕不像75歲,曾學過的亦已夠用有餘。

在NHS做體檢,姑娘看看年歲申報,再看看她,咦?你真的這麼大了?怪不得姑娘,Auntie早兩年才跑完全馬馬拉松。

平日做Gym,總有老外搭訕。英語不流利不打緊,不怕羞就夠。年紀大但個性獨立卻也健談,生活大小事情若要求救,都有街坊幫手。

閒來無事 ,搭免費巴士周圍去,偶然也去一小時火車程左右的短途旅行,即日來回省回下榻成本。Auntie說,不要困在家中,但也不用征服世界,時間精神金錢都是成本。總之,夠,就好。

「看來你頗享受移民新生活啊!」我說。「我不是移民,只是去一個6年期的長旅行。下一站,天曉得在哪裡?人生本是一趟長旅行。不用想太遠,過好一天,已經好開心。」 Auntie說罷吃掉一顆英式啫喱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