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星期一

鈍感力與高敏兒


近日各大書店的「豬肉枱」,都在推渡邊純一的再版舊作《鈍感力》 。

書內有這故事:當年渡邊仍是醫科生,某教授老愛在手術室罵人。渡邊聽着他罵聲四起,頓時心慌腳軟兼手震,手術當然做不好。

之後,他跟同在手術室的同學訴苦,教授罵人很兇啊!同學一呆,有嗎?我聽不到。

聽.不.到。而不是聽到了但沒放上心。世上還有甚麼比「你罵我但我完全feel唔到」更厲害?

Feel唔到,就是——鈍感力。後來那同學成為了一位出色的外科醫生,渡邊成為了出色的作家。

相映成趣的,是近年也被炒得大熱的概念: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一時間,人人出來爭着認:我也是HSP啊!

HSP對外來刺激有極敏銳的感受力,幾近可以「讀空氣」。相對鈍感者的feel唔到,HSP是「想feel唔到都難」。

HSP擅長連結別人情緒,但負荷太多會心理超載,所以需要很多私人空間去「卸貨」。HSP不需繽紛的外在世界,因為敏銳的內在世界已教人樂而忘返。

鈍感是祝福,高敏也是天賦,看似矛盾的兩者,真的對立嗎?

故事裡,渡邊的同學之所以聽不到教授罵人,原來是因為當時他正全神貫注做手術,除此以外甚麼都不知道。鈍感的前提,是專注。

關於HSP的分析也不約而同指出,要HSP擴大心理承載量,培養持久作戰力 ,唯有靠——專注。

人一專注,無謂的刺激就被隔走,心量就被釋放出來。人一專注,不想聽的一律收不到,就鈍感起來。高敏與鈍感,去到最高境界,實乃殊途同歸。

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

Say No與Say Yes

2023過了大半,明明年初誓神劈願,不再天天做「一個對」。

應承自己由日做12小時,變回無咁癲的8至10小時。結果,變本加厲chur盡 16小時,除了睡覺,人都在街上,身心長開turbo。

同道者走在一起,少不免互呻,也一起反思:忙成咁,為乜?

為錢?別傻了。一把年紀,好清楚怎麼搏也只是餓不死,發達輪不到自己。為名?謝了,返屋企瞓覺好過。

因為不懂say no?不見得。真心不願的,早已狠狠say no。或許,真正問題,不是say no太少,而是say yes太多。

Say yes是為了甚麼?說來老土,是因為——相信美好。

見到一件事,有潛力變好,就不忍它停在某個水平,自然而然掏空自己去付出。

這意念,很有趣啊,一頭栽進去,又是幾個通宵達旦。那事情,很有意義呢!捲起衣袖,做!累死攤屍,不一會翻生彈起又砌過。

遇上有心人,就更是難得志同道合,一齊跳落水,you jump I jump。一旦洗濕個頭,務必把事情背負到對岸。然而我已奮力無間踏着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幾時先會到?

我們不是不懂say no,只是好想接近美好、參與美好、成就美好,去到貪婪的地步,變成上癮的病態。

英國作家Oliver Burkeman曾在一次訪問提到,年輕時我們學習「對不喜歡的說不」。人到中年要學習「對喜歡的說不」。「For life is finite 。」

吾生有涯。而X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實細細個中文課莊子都教咗。X是啥?歡迎填充。有節制地say yes,真心難。與所有「忍唔到手」的朋友共勉。

2023年10月22日星期日

《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


Adeline(陳凌軒)找我為她的著作《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作推薦人時,我是二話不說答應的。

二話不說,講白點,就是我連書都沒讀過,就答應了。這在我的經歷裡絕無僅有。不是因為忙(雖然總是在忙),而是,沒甚麼好猶疑。

跟Adeline相遇,是中大新傳系的「細O」同組。當時的印象,這女生很特別,沒有唸新聞那種典型的「公共性」,倒有份對着她好像甚麼都可以講,講完就舒服晒的「療癒性」。

畢業數年後,她真的當上了戲劇治療師!當時還沒有太多人知道戲劇治療師是甚麼,但我心想,對啊!這專業,「好Adeline」,她不就是這樣嘛!

又好幾年後,她當媽媽了。三不五時在臉書寫兩個孩子的二、三事,我非為人母也每每追讀,讀後有份莫名的窩心與安慰。

這些年很多人寫親子,道理不難懂,但Adeline的一字一句總教人有種打從心底的觸動。

是以其實說沒讀過書就推薦,也不全對。倒是經年累月老早把她的生活隨筆,好好細讀了、享用了、消化了。

不帶出版意圖去寫的文章,總是最真摯動人。物換星移因緣和合這一天能結集成書,對作者和讀者都是一種珍貴的存照。

數月前,Adeline問我,書要出了,可請你寫篇推薦序嗎?對着老同學,我也不用客氣:抱歉,這陣子忙到爆廠(這次是真的),趕不及了。

今天把書捧上手,隔着半個地球仍感受到那穿透心的溫度,就像書中那顆黑夜中的月亮。僅以此文補回一份推薦與祝福。

2023年10月18日星期三

還有甚麼不可以?


急不及待去看剛上映的《媽,是您嗎?》。

故事裡最亮眼的,自是吉永小百合與寺尾聰的黃昏戀,尤其那結局是多麼bitter sweet。然而現年92歲的山田洋次,至今拍了90部戲,想講的當然又不止於此。

溫柔老練、看破世情的他,一幕幕意在言外,顛覆了幾許世俗想像與框架⋯⋯人生在世,其實還有甚麼不可以?

年輕孫女不返學(但會做家務),七旬嫲嫲談戀愛。牧師有大學教授不做,去給露宿者送便當。沒有一個「正常人」,但他們都活得超好。孫女自由自在,嫲嫲心境開朗,牧師忠於自己的使命。

最「正常」的爸爸,在大公司當部長、娶妻生女、自置物業,倒是一直愁眉苦臉無笑過,直至工作搞砸了、婚姻告吹了、物業斷供了,才終於「笑得出」⋯⋯

山田也顛覆了告白的公式。嫲嫲一直在等牧師告白,直至最終鼓起勇氣自己開口。心知機會渺茫,但結果不是重點,過程才是,那是對自己的交代。

但牧師真的沒有告白嗎?他萬般着緊回鄉的決定要第一個告訴她。因為,沒說出口那句是,你在我心內比任何人都重要。換個角度看,這不正是她最想聽的?

幸福人生,沒有方程式,別壓抑就是。爸爸啃着那塊醬油米餅吃出淚那幕,看得人心好痛。女兒那「不需要密碼,連門都不用鎖的地方才最自在」的比喻,更是當頭棒喝。

最後,失戀的嫲嫲,失業兼失婚的爸爸和逃學的女兒,一起生活,無比幸福。做人,還有甚麼不可以?

2023年10月14日星期六

捐税禮物


在東京短暫下榻堂弟處,家中幾乎隔天就送貨,都是各式平常日用品⋯⋯

這天,竟來了兩個北海道夕張新鮮直送哈蜜瓜,又大又圓,紋理也深,漂亮得像展覽品。

「你不是明天起出差嗎?還買瓜?」我問。

「不是我買的。這是捐税禮物。」他說。

「捐税」?甚麼是「捐税」?為甚麼又會有禮物?

原來,近年日本實施「故鄉稅」(ふるさと納税),鼓勵城市人把税金捐給別縣地方政府,收窄城鄉差距。

獲贈「捐税」的地區,以當地上等特產回禮。納稅人可隨時上網捐税,隨時兌換禮物,要乜有乜,網購一樣,好好玩!

經堂弟一說,我留意一下地鐵車廂。果然!宮崎和牛、黑霧鳥日本酒⋯⋯滿是看得人口水流的廣告,各縣各地都在各出奇謀募捐。

這條橋,好厲害!既是劫富濟貧宏觀調控,亦是百花齊放促進競爭。特產回禮之舉,變相又成了軟推廣。

我想像鄉縣除了庫房進賬,同時也大舉下單製作特產,一條經濟活動鍊,就是如此重啟起來。

我把瓜,捧上手,摸摸,有種說不出的人味和溫度。沒有了納稅的納悶感(我知,納稅的不是我),倒有種可愛的儀式感。

那天,趕着出差的堂弟和即將回港的我,夾手夾腳啃掉整個夕張哈蜜瓜。那一片入口的冰凍爽甜,下了胃,入了心,伴着我回到了24/7打仗的生活日常。

而我的心,還未返歸,執筆這刻,已心思思在想,下一趟再來,會不會就收到一份和牛燒酌冷豆腐還是甚麼⋯⋯

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

迷惑與素直

上回提及很喜歡日本人充滿「同頻感」的溝通方式,友儕反問,你不覺得他們總是繞着圈子說話?好難tune台喎。

覺得。我笑。圈,是這樣繞的:例如問人,你喜歡吃飯嗎?他們覺得更好的問法是反過來:你不喜歡吃飯?萬一對方真的不喜歡,就不用尷尬拒絕。

送禮如是。總是自貶「つまらないもの」(沒趣的東西),那萬一對方不喜歡,也不用故作喜歡了。

日本人怕打擾別人(迷惑をかける)。早前木村的名句,不要憑興趣去做事,要考慮不為身邊人添麻煩,就是典型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同一心態,放諸溝通,就是預先繞個圈,讓對方好下台。

當日本的曲線遇上香港的直線,就搭錯線。但曲線非因不想打開自己,只是不想打擾別人。只要日本人明白,跟你有話直說不但不打擾,曲線溝通錯亂卻很困擾,他們還是會素直(すなお)地講感受的。

君不見日劇中那些典型的告白場面,都直接具體得幾乎沒有誤會的餘地。

君の側にいたい——日本人示愛,多不說愛,事關愛太抽象,萬個人有萬種演譯。但「我想待在你旁邊」,就簡單直接、無位走、無彎轉,一句到尾表白最純粹的初心。

語言反映思路,思路反映心態。由害怕打擾的恥感,過渡至暢所欲言的安全感,中途站,正正就是同頻聆聽。

既已同頻,就只有和弦,沒有打擾。既不打擾,也就無包袱,可以我口講我心。那個繞不停的圈,也必自動瓦解。

2023年10月6日星期五

ね——


屋企,怎定義?出生地?成長地?現居地?

朋友說得好,不用妥協太多個性,已覺如魚得水,就是返了屋企。

朋友喜歡英國,個性莊重的她,自覺跟英國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離感,好夾。

小女子恰恰相反。距離感令我作悶,同頻感卻教身心舒暢。

語言反映文化,不懂日語都會認得那句「そうですね」(不就是嘛),其實就是同頻的起步點。

有時那個ね,拉得好長,像是前世今生都要一口氣「ね——」出來的樣子,就是為了告訴你,我懂,我完完全全明白這感覺⋯⋯

有時,ね不起,因為無經歷,於是日本人會帶着好奇心走進你的世界,去tune你的台,偶然驚嘆「そうなんだ」(是這樣啊?),最後以一句「なるほどね」(又是ね)作結,即「原來如此啊——」,大家相視而笑,舒服晒!

日本人聊天,是為了彼此明白、彼此連結,而非交流事務。骨子裡有種謙卑,不會假設自己懂,所以努力聽。也不假設自己能為對方解難,所以沒有要做甚麼的包袱,愈發毫無後顧之憂去共情。

作為一個喜歡聆聽也愛分享感受的人,返日本就像返屋企。這種同頻的體貼溫柔,在歐美加澳甚至兩岸三地都更難找到。

日本人很慢,除了因為執着,也是因為,他們明白點滴感受都值得好好細味。每個人的問題最終都要自己解決,但透過猶如置身現場的同頻感,難題再大都夠力面對,甚至心念一轉,不藥而癒。

屋企怎定義?就是休息和療癒的地方。ただいま。

2023年10月2日星期一

Fire Gazing 與Onsen Bathing


開關後,現在才去日本,算遲了,很多香港人已經返了鄉下幾轉。

但我不會說去日本是返鄉下,卻更像返屋企。

是以總不懂回答:去日本哪裡玩?有咩行程?很少人會問另一個人,你返屋企有咩玩,有咩行程吧。行行企企,洗衫煮飯過日子,總不成告訴別人去了多少趟超市。

唯一比較像遊客會做,但本地人更經常做的,是浸溫泉。找不到溫泉時,澡堂都殺。有些澡堂可不是熱水,而是真正的黑湯或黃湯溫泉,嘩,發達!

N年前有部暢銷書《Why Men Lie and Women Cry》,說男人減壓的方法是Fire Gazing(我中譯:睇火)。

一天打獵後,攰到阿媽都唔認得 ,一班男人,望住個火, 抖氣。 互不打擾,是男人的默契。唔講嘢甚至唔諗嘢,是男人的浪漫。

Fire gazing的現代版,可能是男人相約釣魚或飲酒(但唔講嘢)。而女性版,本人覺得,不作他想,必定是浸溫泉(我英譯:Onsen Bathing)。

同池浸浴,各自修行,但隔着空氣都感應到彼此的勞累與舒暢。大家識趣地視對方而不見,尊重彼此難得的me space。

沈浸於露天溫泉中,名符其實赤裸對天地,只有頭上那片黑漆漆的星空和自己。心的躍動忽然變得鮮活,非因熱力加速了血液循環,而是那個切斷一切外來干擾的狀態,忽然會發現「個心同自己講緊嘢」。

不足以驚天動地,只是微小而被忽略了的感知,跑了出來,待你好好細味,呼出那長長的一口氣,就是一個儀式的完結。然後,在那片寧靜而暖昧的夜色裡,繼續整裝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