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當怨氣變成戾氣


記得小時候返大陸,同胞問:「香港,很危險吧?」我失笑。香港幾乎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此話何來?」「你們的電影就只有警匪片。」

幾十年後,老土的警匪片橋段,在真實的香港出現。埋身到一個點,就在自己每天行經的鰂魚涌公園。下午時分,正值稚子們跟著傭人姐姐或老人家來玩的高鋒期,幾下鎗聲,會給他們留下怎樣的陰影?

爭家產爭到開鎗,如此情節,《溏心風暴》的編劇都要行埋一邊。為錢爭執,先而口角繼而動武兩敗俱傷都很常見。但一拔鎗,嘭嘭嘭嘭就攞你命,已不止求財,簡直是尋仇。

由怨氣,轉化成戾氣,有個過程。財產,只是藥引。真正教人自我引爆的,是情緒。 等不到忍不住,唔爆由自可,一爆就是由0跳到100,無保留無先兆無過渡當然更無循序漸進。

還記得兩周前震驚全城的濕疹女生滅門案嗎?還有去年尖沙咀地鐵狂徒縱火案?高官們日日唸口簧「香港的治安一向好好」、「法紀不容挑戰」,除了轉移視線,又曾否對症下藥?

我們可以自欺欺人,將之統統當作獨立事件。不變的公因數卻是──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當香港人的精神狀態長期處於臨界點,平均七人就有一人患情緒病。情緒,又容不容挑戰?疑兇可惡,也可憐。他們只是在一副集體生病的骨牌中,率先倒下,波及前後左右,最終攬住一齊死。

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

人生的初秋 (下)


讀馬傑偉老師的《人生走到初秋》,預習初老,學做中年。

做人,問題天天都多。好為人師,是人性。但中年人,是這樣幫人的:白內障?動手術吧,next。抑鬱症?睇開d啦。next。

三扒兩撥,「jump to conclusion」。人生走到初秋之前,只有一個急字。速戰速決,趕住去死。我們真心相信,花時間聽你呻,不如及早替你解決問題。然而,問題是,那個「問題」,究竟是甚麼?

老媽抗拒白內障手術,老師多年來「痛陳利害,勸她不要硬頸,否則後果嚴重」,但這個方法,從來唔work。為甚麼?

因為,「痛陳利害」,是錯判問題用錯藥。手術能治白內障,你以為老媽不知?她的問題,不是無知,而是恐懼。

對症下藥。嘗試放下急於達標的心態,不講大道理,學習聆聽、尊重老媽內心一層疊一層的內在感受:「我知你好驚好擔心。」「你係咪好擔心?係就兩份啦。」放下分析,讓情緒接軌,固執的老媽終於改變主意。

真正的「問題」,往往不在於事情,而在於情緒。當感受被接納、被理解,才有出路。中年人很愛為人出謀獻策,但所有漠視感受的「建議」,對當事人來說,往往只是批判與否定。好心做壞事,關係也走進了死胡同。

四面楚歌的中年,遙望初老的豁然,既羨慕那理解人情的耐性,更嚮往歲月送贈那看清問題的歷煉與智慧。

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人生的初秋 (上)


舊同學們在拜讀馬傑偉老師的新作《人生走到初秋》。是捧場,也是預習。

老師以初老自居,當年的學生也已步入中年。如果初老是初秋,中年即炎夏。噢,搞清楚,不是陽光海灘比堅尼那個炎夏。而是酷然天氣警告下周身汗離不開留不低叫人火都嚟的炎夏。

中年是上下兩代的夾心、上司與下屬的夾心、無私與自私的夾心、扮野與率性的夾心、體能衰退夢想猶在的夾心……總之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帶着這種自身的對照,去讀老師的文字,很羨慕老師如何慢慢放下年輕時對很多事物的想法與執著,享受因為心境澄明而得見每個令人觸動的風景。

人到初秋,學習對自己坦白,對別人寬容。不再為了演好任何角色而壓抑感受,同時有更多智慧代入別人的處境,送上真心而恰當的關懷。

讀着他與老媽、妻子和女兒一一重新經營坦誠而深入的關係,只覺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真誠卻總有回報。今日豁然開朗的老師,也曾經歷低谷。從前自己的低潮,變成女兒今天的祝福,結伴漫步情緒隧道,守候盡頭的光明。

炎夏與初秋的最大分別,是當局者迷還是當局者清。觀照自己,享受平凡生活的每個當下,人生的初秋,其實也是初春。輕舟已過萬重山。很多事情不能重頭來過,時間不會往回走,心態卻可以reset。Game over的下一秒,不正是 start over?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夢想的課堂


考試季節剛過,又要準備2018-19新學年課程。有門課,我一直想開。

話說多年前,有六個小學生找我私補:「學甚麼都行,你教就好。」嘩!咁着數?!我也就老實不客氣,盡情為所欲為。

每周一度,開個題,社會發生甚麼我們談甚麼。例如子華神開賣,我們看棟篤笑選段,討論炒黃牛究竟是不道德交易,抑或無可厚非的商業行為?

誠哥宣布退休,我們翻查文獻看世人如何評論他,人物愈有爭議愈有趣。

陳奕迅的英式英文口音被網絡瘋傳,我們乘機比較英國電影和廸廸尼美語世界,誰更優雅誰更落地。

坊間辯論「獅子山下」抑或「海闊天空」更能代表香港,我們借勢聽聽歌說說香港故事。

如今小妮子們快升高中,愈來愈成熟,有時反過來主動開題。例如:微博封殺腐女文化,點睇?封殺喎,即是腐女已等於六四的級數?!

通識,本無課程。通識,甚麼都是課程。回看我最常用的「教材」,竟不是課本,而是各式各樣流行文化作品:書本、電影、話劇、歌曲等等。流行文化最入屋,入屋即是生活,生活就是通識。

這些年來,與其說我在教,她們在學,不如說我們只是定期一起相處,一起交流,並在當中一起成長。這,就是我夢想的教學。我把歷年的經驗,梳理出全新課程,取名「書影話歌X通識」,正式招生,期望這些美好時光,年復年的流傳下去。

2018年6月18日星期一

爸爸的便當


電影《爸爸的便當》中,有一幕很有趣:

爸爸用保鮮膠盒為女兒預備便當。已為人母的同事看見,猛搖頭。「你看!這個多醜!放廚餘的嗎?」然後二話不說為他網購好幾款卡娃兒便當盒和便當布。

戲裡的爸爸,透過買餸、煮飯、做便當,一步步走進女兒心裡。在吃甚麼、吃剩還是吃清光的蛛絲馬跡中,觀察女兒的世界。

男主角渡邊俊美(也是現實中真人真事的爸爸)說,其實自己不偉大,倒是天下母親,天天為兒女做便當的辛勞,我們必須感恩。然而觀眾如我,卻深深感受到,男人給孩子做便當的意義。

便當,總是很精緻。一顆肉丸、一片煎蛋卷、半條香腸、一件西蘭花……平常的日本家庭,母親煮好幾味餸,一人一份,分配一家幾口,剛剛好。

但是,單親爸爸跟孩子,就只得兩個人。每道餸菜煮一、兩件,勞師動眾的程度,完全側寫了父兼母職的學習與堅持。

在真實的故事中,女兒,其實是兒子。爸爸跟兒子,是男人跟男人的相處。男人老狗與反叛少年,平日無咩兩句。寡言相對,孩子心事,看破不說破。便當裡的便條,別具深意。一句關懷、一句打氣、一句取笑,更勝嘮嘮叨叨千言萬語。

男人不是說話的動物,卻是行動的動物。461個便當,真正叫人回味的,不是當中的食物,而是那經年累月慢慢滋長、說不出口的父子關係。

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

佛系青年(下)


今時今日年輕人面對的最大困難,不是買不起樓。而是,做甚麼都無先例可援。

年輕人心知,上一代走過的路,在急速變化的網絡世界,晨早out了,死路一條。所以他們處處抗行社教化,拒絕被建構、被操控。在家在校,不要師長指點。政治上,不要大台。生活上,力爭自由。

但是,要摒棄任何基礎去建構自己的世界,他們又未夠能力和眼界。自覺或不自覺,心底滿是無助與不安。

無奈,這種焦慮,沒有被大人世界明白(遑論接納),還往往被冠以「廢青」等不堪入目的標籤。邁步而無路,外來資訊就是唯一水泡。

00後不愛主動搜尋資訊,卻很願意被大數據餵食。因為這個學習模式很有安全感,既不會像請教大人般被指責、批判;同時得到(似乎)具有公信力也更update的具體指引。

然而他們並不察覺,大數據的運作比他們的腦袋精細。手到拿來的資訊本是生活的工具,但若人類沒有獨立思考,就會反過來給牽着鼻子走。

網絡效率雖高,但思路鬆散,欠缺系統,不易被操控,卻極容易反過來操控你。當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長期迷網,在網絡世界又長期失焦,唯一應對方法,就是放下執着,「go with the flow」。

隨緣做個不破也不立的佛系青年,別去引爆心底那顆燥動不安的小炸彈,已是他們盡了最大努力對世界展現的禮貌。而大人最愛批評的,不正是新一代多麼無禮嗎?

2018年6月12日星期二

佛系青年(上)


人說今時今日年輕人很「佛系」。

佛系者,好聽點是「隨緣」,難聽點是「唔嗲唔吊」、「不上進」、「hea」。但是,佛系青年是如何煉成的,沒有太多人深究。

大胆推論,佛系背後,有個很重要的context:今天的年輕人(大概是90中後至00後),出生於一個沒有參考、沒有先例的世界。就算有,頂多是反面教材。

試想想,自盤古初開,每一代人,跟下一代,如何相處?恐怕,大多以「經驗傳承」為主。

傳承的風格,可以很多元。不怒而威或亦師亦友,循循善誘或以身作則。但是,內容萬變不離其宗:智慧、學問、生活體驗。

昔日,經驗,是極珍貴的資源。年輕人尊重長輩,除了出於禮貌,也是因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長輩,很煩人。但無可否認,在關鍵時刻,偶有啟發。

然而,網世代的世界,不是走快了幾十年,而是幾十個光年!所謂經驗,追不上變化,嚴重落伍,變了包袱。從前行之有效的處事方式,被一一瓦解。

撫心自問,有多少次,年輕人來求教,我們可以信心十足,點條明路俾佢行?抑或只是斷估無痛苦、扮專家,甚至無限loop「想當年我點點」悶死班後生?

年輕人懂的,我們不懂。年輕人不懂的,我們更不懂。幫倒忙不特止,還處處持老賣老,年輕人火都黎,當然用自己最擅長的來還拖:「Snapchat都唔識,收聲啦。」世代決裂,就由此起。

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教不嚴 誰之惰(下)


上回提要,大學生上課無系統無紀律,是常態。更值得研究的,其實是當事人心態。

信不信由你。我等老餅所有看不過眼的習性,在同學心中,或許全無不敬之意。

且看他們如何對待最愛的人——好朋友。同枱食飯,各自whatsapp,如魚得水。你說他們上課零反應、玩手機,把講者當作長開收音機?他們其實待你如好友,仲想點。

且看他們如何做最重要的事情——打機。Click上網,自然有局,跟一堆陌生網名玩,加入不用說嗨,離場不必拜拜。打招呼?咩黎架?上課對待老師、同學,咪一樣囉。

且看他們如何安排日常生活。人工智能餵你吃資訊,google自動存檔文件,手機apps提醒何時工作何時約會。你說他們凡事無交帶?仲有咩要交帶?!

如果同學無心向學,早已走堂。但他們只是遲到和不留心,因為一心多用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如果同學無責任心,大可不做功課。但他們總是有做,但無交。狗屎垃圾都放上drive,各自尋寶是生活日常。

辜且不論對錯,必須接受的是,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世界,兩代人不是差了幾十年,而是幾十個光年!

我們對下一代的批判,他們壓根兒不明白,遑論接受。如是者,如果我們沿用教不嚴、師之惰的思維去處理,不但無效,更添敵意。

究竟相差數十光年的人,如何達致無障礙溝通?才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2018年6月6日星期三

教不嚴 誰之惰(上)


早前,同文何靜瑩女士的《教不嚴 師之惰》在網上被瘋傳。間中穿梭各大校園教學的我,讀得會心微笑。

何女士所言,丁點沒誇張,甚至很貼近常態。個人經驗,一封錯字連篇兼且沒有禮貌的邀請函,只是其一。

接待禮儀是其二。例如偌大的校園,講者提出在校門會合再前往課室,得到的反應是:「你不會用google map?」

物資和場地安排是其三。某次舉行工作坊,需要一個計時器,對方秒回:「學校沒有,你用手機計時不行嗎?」

最經典的一次,課還未開,工作人員慎重叮囑:「黃小姐,麻煩你臨走把器材放回器材櫃鎖好,密碼是123456,然後再鎖好大門離開。記得鎖好。我夠鐘收工先走了。」

學生的情景,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沒有何女士的威武氣場,所以,同學仔遲到早退食飯食麵做自己野,皆是課室中俯拾即是的眾生相。奇怪的是,當我表示不介意事忙者先行離場(反正課程不用點名),學生又不走:「Ok呀。聽下你有咩講都好呀!」其實,我唔Ok。

部分認真參與的同學,會在導師指導下做堂課。夠鐘停筆,十隻手一人一部手機遞到我的鼻尖前:「明樂你看看!」我哭笑不得。學生手機這麼私人的物品,眼看手勿動,而他們竟然覺得我可以在那2”x3”的小屏幕內改功課?

然而,這些全無系統與紀律可言的課堂,真的只因師之惰?師不惰,就能整頓過來?

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一個名字的故事


關於六四,有這個故事。

朋友的老師,是國內人。一九八九年,老師還是大學生。屠城之夜,他的一位同學,在槍林彈雨中陣亡。

翌日,老師回到學校,想替同學跟進身後事。他赫然發現,同學在校內的所有紀錄,包括入學註冊、考試成績、選科登錄,甚至最基本的學生編號統統不翼而飛!

登記系統內,所有關於該同學的資料,都在一夜之間被刪掉,就像這所學校從來沒有收過這個學生一樣!

老師大學畢業後,從國內來到香港,開始執教鞭,也是人生首次踏足維園參加六四燭光晚會。當台上主持慢慢朗讀死難者名單,他忽然聽到,當日殉難的同學的名字!

故人之名,有生之年竟有機會再聽到,恍如隔世,激動難抑。那一刻的震撼,他一生都不會忘記。

第二天,他打開報章,看見A1頭版,全是黑壓壓的人頭,他想起自己是其中之一,也想起了那個同學的名字,忽然,徹頭徹尾明白大陸與香港的分別,也明白了燭光晚會的意義。

29年了。我們有一千個不去燭光晚會的理由。但如果你問我,我只需要一個去的理由:如果有一天,6月5日再沒有那個A1的頭版,香港就真的只是「另一個大陸城市」。而這,不正是身為香港人最最最不想要的結局嗎?

明晚,維園見。一起砌出火光閃閃的燭海,讓這幅震撼的圖畫,繼續躍然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