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仝工,天天打大佬。三隻大佬,排名不分先後:課程太深太多、學生學習差異大、學習動機低。
難得有同行,勇敢走出教多學年的心理安全區,身先士卒重新思考教育的大方向,大幅改革固有的教學方式及教材,光是魄力已叫人折服。更令人振奮的,當然是改變帶來的教學成效。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近日出版《翻轉Teach & Learn》,由8位前線老師合箸,分享「翻轉」的經驗,有趣又落地,在在刺激教育工作者思考。
我們常常抱怨「教唔晒書」,「鬼唔知課堂要互動咩,哪來時間?」,翻轉正正造就了教學的無限可能,讓老師天馬行空,設計生動好玩的體驗式課堂。
翻轉者,把平日「上課聽書,回家做功課」的次序翻轉,變成「在家預習,回校做練習」。老師把教材放上網,同學預先消化,掌握基本概念,回到課堂再透過討論、工作坊甚至遊戲去實踐、應用、分析。如是者,偷回了很多時間,釋放更多學習空間。
換個角度想,其實翻轉教學,也像唸大學。大學教授不會逐字逐句授課,而是拋出書目供你自學,課堂上挑選重點深入解構,或索性請同學帶組,自己則充當畫龍點睛的促進者,把學術探究帶往另一層次。「中學大學化」,原來不無可能。
但是,要能力和動力也較低的學生自學,談何容易?翻轉教學卻竟然做得到!續談。